6月3日晚上10點左右,家住塘沽67歲的張大爺,由于嘔吐、胸悶、呼吸困難被家人送到了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yī)院急診科,經(jīng)過緊急搶救后張大爺轉(zhuǎn)危為安。據(jù)了解,張大爺晚餐時連吃了六個大粽子,醫(yī)生判斷這幾個粽子正是引起其心臟病突發(fā)的罪魁禍首。
泰心醫(yī)院營養(yǎng)科主任施惠斌介紹,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屬于粘度高不易消化的食品,會在胃里滯留很長的時間,刺激胃酸分泌,老年人胃腸消化能力較弱,吃得太多、過飽,容易引起心臟疾病的復發(fā)。而對于有高血壓、高血脂和心血管病史的患者,過多食用粽子更可導致血液粘稠度增加,影響血液循環(huán),加重心臟負擔和心肌缺血,誘發(fā)心絞痛和心肌梗塞。
施惠斌提醒市民:每次吃粽子應少吃,一次最好不要超過2兩。胃病和糖尿病患者更要慎重食用。老年人吃粽子應掌握以下幾個小竅門:
1. 確保粽子新鮮衛(wèi)生,打開包裝的粽子最好不過夜,如吃不完,再次食用時應上籠屜蒸透;
2. 粽子盡量在煮熱變軟后放到微溫的時候食用,避免冷食;
3. 給老年人食用前,最好拿小刀將粽子切成小塊,紅棗粽子應將棗核去除,便于老年人咀嚼,防止卡喉;
4. 少吃肉粽、蛋黃粽等高脂肪、高膽固醇類的粽子;
5. 盡量避免晚餐食用粽子,一定要吃的話,安排在睡前兩小時之前;
6. 老年人吃粽子可用少許蜂蜜搭配食用,有一定通便潤腸的保健效果。(生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