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在日常飲食中添加適量堅果可以降低膽固醇水平,有利身體健康。
研究報告10日由美國醫(yī)學會《內科學文獻》月刊發(fā)表。
降膽固醇
美國洛馬琳達大學研究人員把研究對象分為兩組,在其中一組的日常飲食中添加堅果,同時要求另一組不吃任何堅果。
583名研究對象中有男有女,分別來自7個不同國家,年齡在19歲至86歲之間。他們中一些人膽固醇水平較高,一些人膽固醇水平正常,共同特點是都沒有服用降血脂藥物。
研究人員共安排了25個項目,對比分析兩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后發(fā)現(xiàn),平均每天吃67克堅果的人總膽固醇濃度下降了5.1%,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濃度下降了7.4%,患有高血脂的研究對象血脂水平下降了10.2%。
研究顯示,適量吃一些堅果確實可以降低膽固醇,任何種類的堅果均可起到這一作用。
受益人群
研究帶頭人瓊薩巴泰博士說,由于研究對象來自不同國家,因而堅果有助降低膽固醇的結論幾乎全球適用。
研究發(fā)現(xiàn),吃堅果對人體健康的促進作用取決于一個人的體重和基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
正常范圍內,一個人體重越輕,吃堅果降膽固醇效果越顯著。對肥胖人群而言,效果則不那么明顯。如果一個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比別人高,那么他吃堅果的效果也更顯著。
除此之外,飲食習慣也影響著吃堅果降低膽固醇的效果。
有些消費者習慣西式飲食,飲食中飽和脂肪含量較高,所以他們吃堅果好處更多。有些消費者習慣“地中海式飲食”,常吃橄欖油、魚類、新鮮蔬菜和水果,堅果的降膽固醇效果在這些人身上并不顯著。
不易發(fā)胖
研究人員說,適量吃一些堅果不僅能降低人體膽固醇水平,還可降低患Ⅱ型糖尿病的風險。吃堅果帶給人的好處可保持較長時間。
雖然堅果中脂肪含量較高,但吃堅果未必會使人發(fā)胖。
“研究顯示,經常吃堅果不會導致發(fā)胖,”薩巴泰說,“用心安排飲食,適量吃些堅果,有利于維持正常血脂水平,降低患冠心病的風險!
堅果中含有一些健康物質,包括“有益”脂肪、纖維素和抗氧化劑等。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2003年宣布,每天吃42克左右堅果可幫助人們降低患心臟病風險。(中國網食品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