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作為國內成品油市場的“晴雨表”,歷經震蕩后近日負向下滑,對國內成品油市場形成打壓,對于坊間傳言的成品油調價窗口落空的消息再度引起各方關注。
昨日記者了解到,作為西北成品油市場“主陣地”,我省市場觀望氣氛較濃,需求仍顯疲軟。業(yè)內預計,四季度正是各類消費品旺銷季節(jié),市場對成品油剛性需求日趨升溫,在需求增長的背景下,油價已進入了牛市,漲價可能性較大。
汽柴油零售限價7次調整
今年以來,汽柴油零售限價共經歷了7次調整,其中4次上調3次下調,截至9月11日,年內汽柴油零售限價共計上調了560和590元/噸。距離上次調價的第22個工作日后,即10月上旬,由于三地率并未達到調價的臨界線±4%,因此調價就此“流產”。根據國際油價變化的最新數據,10月18日,三地原油移動變化率為 -2.56% ,較上一工作日下跌0.04%,22個工作日移動加權平均價為110.42美元/桶。三地變化率雖然跌幅收窄,但是繼續(xù)在負向下滑,只是跌幅較小。
觀望氣氛濃需求顯疲軟
那么到11月份上旬,即兩輪調價周期(一輪為22天)后,汽柴油零售限價是否存在調整的可能?某貿易研究院預測,如果要在11月10日前三地變化率達到4%,勢必要滿足布倫特上漲至126美元/桶方能實現。據了解,目前我省主營93#汽油主流成交價格居穩(wěn)在9650-9900元/噸,0#柴油集中于8400-8670元/噸。市場觀望氣氛較濃,需求仍顯疲軟,后市暫難見好轉跡象。
三連跌后可能迎來二連漲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yè)內人士表示,如果三地油價變化率仍在4%以上,那么成品油價格在三連跌后,很可能迎來二連漲!皣H原油價格達到今年5月份以來的最高價位,而且進入四季度,正是各類消費品旺銷季節(jié),市場對成品油剛性需求日趨升溫,在需求增長的背景下,油價已進入了牛市,破‘4%’的可能性相當大,但是油價能否在調價的時間窗口日一直維持在4%以上,尚存變數”。精打細算的車主黃劍波一直特別關注國際油價,他擔憂地掐著指頭算到,“盡管國際油價不斷收窄,但上周五三地原油變化率接近4%,按照這一變化趨勢,一兩天內,三地油價變化率如果再次漲破4%,這意味著,再度上調油價又要來臨了”。(華商報)